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父親的古

父親的文化不高,少年時代念過私塾。因而對“古”的東西有所偏愛。
  
  小時候,我常聽他講些古詩、古文、古典什麼的。但其中,講得最多的便是朱伯廬的《朱子家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父親每次講古,總是先背誦一遍,然後再逐字逐句地解釋。解釋中,不免要摻和一些與字名有關的典故加以說明,以致於有時顯得很嗦。
  
  稍大點的時候,我漸漸發現,父親不光會講解《朱子家訓》,而且他的一言一行,也基本上是按照裏面說的去做的。父親的生活很有規律,無論春戛秋冬,每天八點吃飯、上班。每天中午的午覺是免不了的。到了晚上,則要準時休息。
  
  父親對於糧食似乎特別珍愛。母親沒有文化,做飯經常做得很多,恐怕我們吃不飽。因而父親和母親常常為這吵架。我們家也常常吃剩飯。記得有一次,二哥把發酸的剩飯偷偷倒進了雞食盆。正好被父親發現,便著實將二哥痛打了一頓。
  
  父親不但珍愛糧食,對家中的一切東西,也都相當愛護。我家那張柳木做得桌子,是父親進疆時,從別人手裏買的。如今雖說很舊了,卻還算結實,父親從沒說過要更換。還有兩個四方凳,也是一樣。也床上鋪的一條灰黑色線毯,是他和母親結婚時的用品,儘管兩面的絨毛早已磨得差不多了,但依舊捨不得更換。
  
  父親的行為,時間長了,就遭到了非議。諸如“小心眼”、“小氣鬼”、“鐵公雞”之類的字眼,便相繼落在父親身上。然而,父親卻對此表現得很淡然。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兄弟三人,相繼踏入社會成家。隨著小家庭生活的展開,我漸漸領悟了父親當初的教誨,懂得了父親的“古”的真正含意。“古”並不意味著都有陳舊,都是糟粕。父親的“古”中,我總覺得,依然有“新”的東西存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