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最後一課 [打印本頁]

作者: cliftkarl0314    時間: 2010-10-10 08:46     標題: 最後一課

虞城一百二十萬人口,外地人佔了三分之一,其中以青壯年居多,散落在各鄉各鎮的服裝廠、皮件廠以及建築工地上,他們從事的往往是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工種或者就是純粹出賣自己的體力。
      起初,把孩子帶在身邊的夫婦,只能把孩子送到本地學校借讀,雜七雜八各種費用加起來,承受起來也相當吃力,有的人就乾脆不讓孩子上學了。
民工子弟學校是後來才辦起來的,這類學校通常是租用當地一些舊學校、破廠房改建而成,規模很小,教學條件相當簡陋,甚至連師資也無法保證。民工們願意把孩子送到這裡來,一來孩子不至於受到歧視,二來能省出一筆可觀的學費開支。
    和本地學校最大的不同是,這些學校的學生上下學都是校車接送的。民工子弟分佈在虞城的角角落落,像是一盤散沙,每天,他們就守侯在公路沿線,校車圍著虞城繞一圈,這些孩子就全收了進去。
    雲州民工子弟學校特別引人注目。那些孩子特別乖,等車的時候,列好了隊站一排,穿著整齊的校服,很規矩。校車的車體是經過包裝的,有雲州的山,有雲州的湖,一副山明水秀的樣子。無論是車身上還是孩子們的校服上,都可以醒目地看到「雲達服飾」的字樣,這是這所學校的投資方,老闆姓陳,叫陳雨生,雲州人。
    陳雨生來虞城比較早,他這個人腦袋瓜特別好使,打了幾年工,他看出了虞城作為中國服裝集散地的潛力,東拼西湊借上錢,做起了服裝批發生意,從倒賣服裝的小個體戶做起,直到將「雲達服飾」做成當地一塊響噹噹的品牌。
    陳雨生辦企業掙了些錢,就想為家鄉人做點事情。他的學校基本是公益性質的,完全免費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收費確實比其他學校要便宜得多。他是生意人,讓他花高薪去聘老師,那也是不願意的。因此,學校的師資也是大難題,來了去,去了來的老師,一個學期總會不下十幾個。
    後來陳雨生決定公開招募志願者,前來應聘的不少,而且大都文化層次不低,地方大學的大學生更是踴躍。人多了,陳雨生就有了挑選。可這些來報名的,哪個都比他原先請來的老師強,又不拿他一分錢,取捨就成了問題。陳雨生把他們都留了下來。陳雨生說,難得大家有這份心,那就一人上幾堂課吧!
    這件事在虞城弄得挺轟動的,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都找陳雨生採訪過。
    陳雨生還特別從家鄉請來一位老師,專門講授鄉土地理、人文傳說,講課的時候,用的還全是方言。不過這一請,給的就真是高薪了。
    雲州民工子弟學校是沒有初中的,學校辦了五年,第一撥孩子就得畢業了。畢業班的學生接到通知,說是陳校長要給他們上最後一課,還得帶上他們的家長一起來聽。
    來得家長挺多,陳雨生沒什麼架子,看來的人差不多了,也就開講了,無非就是勉勵同學們畢業後勤奮努力云云,講著講著,他把襯衣脫了,光著膀子,大家就看到他身上一塊一塊的刀疤。
    「同學們一定很奇怪吧,陳校長身上哪來那麼多傷疤啊?我跟大家說,這都是真刀真槍砍上去的。剛來虞城的時候,我們人少,干最髒最累掙錢最少的活不說,還有人跟我們搶活幹。也是為了活命吧,就常常打群架。後來,別人看見雲州人就犯怵,說雲州人打架不要命。我當時總衝在前頭,身上的傷疤就比別人多。其實,同學們回去看看自己的父親,又有哪一個身上沒個傷沒個疤的?」
    陳雨生把話題一轉:「我不知道你們畢業後有多少人會繼續上學?我只是想說,如果有條件的話,你們一定把學上下去。我看著大家即將從這裡離開,感到既欣慰又擔憂,欣慰的是我總算為家鄉父老做了點事情,擔憂的是,我不知道我究竟能改變你們什麼。」
    「不管讀書是不是能改變你們的人生,但是,我敢肯定的是,如果不讀書,你們一定會延續你們父輩的人生!」  
    「我真希望,當你們這一代人回到雲州的時候,是完完整整、光光鮮鮮地回去的啊!」




歡迎光臨 娛樂摩天輪 時尚樂園 (http://twcam.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